close

(如何把看起來好像很嚴肅的武術功夫帶給從幼兒到兒童都可以接受的趣味運動呢?這是我始終不斷精進研究的想法)

許多人都認為武術功夫既然給人太過嚴謹的感覺,所以不如做些變化好讓大家更加可以接納。而文字藝術明明如此的富有內涵,只可惜缺乏一個激發孩子興趣來引導他們進入其中的關鍵而已,把這兩者做個結合,讓武術多了些思考、讓文字多了些活性,嘗試引導小朋友逐步的開啟基礎認知的大門應該是個不錯的方法喔!

後來漸漸的發現自己的設計反而獲得更多老師與家長、學生的認同,因此更加積極的投入這方面的文化課程設計中:「既然武術與文字都是中華文化的一環,能不能更加契合的設計一系列的課程呢?」這個想法開始逐漸萌芽成為自己心中的最高理念。

甚至大膽的嘗試把時下風行的卡通與小朋友補習班學習的主流英文與功夫結合,期待激發出更多的創意火花!

不想把「傳文化」這三個字僅僅只變成一種口號,所以開始把原本零瑣的個別課程改變成整個系統,正式成立了「唐詩武術教學系統」的教學架構!也感謝我的用心大家看得到,後來也上了報紙與電視新聞。但是我很清楚可以有這等殊榮不是因為課程的名稱,而是身為老師的最核心價值「對於教學的態度與核心理念落實」。

裡面的每首詩不再只是文字與動作搭配而已,而是要帶給小朋友什麼?除了讓孩子學習文學以外,更希望藉此學到做人處世的道理與這些前人的智慧,這才是「傳統」的一種美德不是嗎?

小朋友總會長大,從幼兒到兒童的階段他們的喜好模式會改變,所以身為老師也應該做改變,因此在翻閱了許多書籍與典故之後再將幾個中華文化非常重要且容易讓孩子了解的典籍彙整起來,推出了「經典拳法教學系統」。

弟子規、陋室銘、正氣歌、儒家十三經等等內容做結合,不但動作緊湊且帥氣,並且背誦的內容變長了。重要的是對於整體古文的模式有更深的了解,對「倫理」、「品德」等等現在青少年更應該要擁有的正確心態有了更深更廣的判讀。

我了解到,原來這些設計不是個人的「創造」與「發明」,如此豐富的文化寶藏本來就一直沉寂在這裡只是被我們逐一的「發現」而已,有著太多太多的東西等著我慢慢的挖掘,也意味著身為一個負責「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得花更多的心力去研讀這些讀物,因為我有著承擔散撥文化種子的精神擔子!「教學相長」的概念依然是我最大的體悟。

如今,培根老師已經設計了一套從兩歲半只要可以跟著老師動動跳跳開始到十五六歲開始懂得獨立自主的青少年一貫到底的「文化武術饗宴」。當然不代表之後就沒有必要學習,而是以一個啟蒙與引導的課程階段到了一個結束,接下來應該要讓這些學生進入更加專業且精闢的課程學習才對。

當然更別說現在培根老師更在著手計畫些更加精闢的課程設計,好讓整個「文藝遇上武藝」的火花能夠更加的耀眼!


(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快樂體會功夫與文化的樂趣,這是我的使命!)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功夫哥哥 的頭像
功夫哥哥

武林功夫:培根老師 樂活健康武術達人的教學日誌

功夫哥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