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補充:裡面影片中的兒童八段錦是小韓老師所編 本身依照原本的動作加以改編)

【校園特約記者曾子軒/台北報導】

中國文化大學國術學系四年級任培豪,是個超級孩子王,常在課業之餘,到台北縣市各幼稚園、才藝班教小朋友「唐詩拳法」。他戲稱自己是現代版「流浪拳頭師」,到處推廣中國拳術。

「培根老師來了!快教我們打拳!」每到上課時間,幼稚園的小朋友總親暱地圍上去與身高185公分的任培豪嬉戲,那畫面突兀且可愛。他以唐詩「編教材」,教小朋友一邊念唐詩一邊打拳,隨著吟唱詩歌的節奏練拳,不僅結合中國文化與武術,也可以幫助小學員記憶拳法和口訣,同時對唐詩朗朗上口。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伴隨著稚氣的吟詩聲,任培豪領著小蘿蔔頭們練拳,「看著小朋友認真地揮舞拳頭,覺得他們超可愛!」他以「楓橋夜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及「秋夕」三首唐詩的韻律感來設計「唐詩拳法」,是全台獨創。

「接下來是弓箭步喔!前腳彎彎後腳直!」任培豪設計了許多練武口訣,簡單好記,使小學員很快上手,「我常看幼幼台,學那些水果哥哥姊姊的口吻。」他自創「功夫猜拳」,結合國術基礎三步伐「馬步、弓箭步、獨立步」及三手法「拳、掌、勾」,設計成功夫版的剪刀石頭布,小朋友玩上癮。

任培豪獨創的教學方式,可以輕易貼近小朋友的心,但許多武術老師拉不下臉沿用,認為太幼稚。「我願成為推廣武術的擺渡人。」他表示,武林高手多如雲,不差他一個,他願扮演武術界的小丑,用詼諧幽默的方式教拳,帶領小小初學者進入國術之門,盼他們因此愛上功夫。

任培豪不諱言:「推廣幼兒武術才藝很辛苦。」他熱愛武術、熱衷推廣,但宣導過程卻困難重重。他目前在永和、板橋、木柵及北市東區都有授課,他表示,每回到幼稚園推廣兒童武術課,都必須反覆解釋「學武的孩子不會變壞」。

他不斷向幼稚園的老師強調,小朋友不會因為學武術而更好動,也不會變得愛打架,並努力說服家長放心讓他教孩子拳術。他近期獲聘到英文補習班開課,想把腦筋動到英語教學上,編一套「英文拳法」。

任培豪目前在板橋市知名的「韓門武集」擔任講師,開授「幼兒武術律動基礎班」及「兒童武術基礎班」,採小班制精緻教學,全班不超過8名學員,才能全面照顧。

幼兒班專收4至7歲的小朋友,課程有快樂國術操、柔韌伸展法、肢體創意開發、兒童八段錦、少林初級拳、降龍拳法及唐詩拳法。兒童班則收8至12歲的學童,課程為北派少林拳中的四象拳、蹓腿架、五形拳、開門十八手及少林連環拳。

「最近每班的學童都有遞減的現象。」任培豪表示,景氣不好,儘管小朋友喜歡武術,但若家長經濟上有困難,就得中斷學習,「以前一班有十幾個學生,現在有一班甚至只剩兩個」。

他感嘆地說:「每當有很認真練拳的小朋友突然不學了,我就好失落。」大環境不景氣,任培豪仍堅持不放棄推動武術,「因為這是我的理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功夫哥哥 的頭像
    功夫哥哥

    武林功夫:培根老師 樂活健康武術達人的教學日誌

    功夫哥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