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學武術,不是為了學習怎麼打碎石塊,而是練就功夫改變自己的壞習慣!

文 / 「功夫哥哥」任培豪

【兒童武術教學】

兒童武術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今天一個孩子的發問倒是點出了一個大家都有的迷思,

有個學生在上課上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問我一個問題。

他問我:「我們學武術可以之後把石頭與玻璃打碎嗎?」

一個幼稚園的孩子問我這樣的問題,當然是希望自己所學習的功夫技巧可以充分給人非常強勁的感覺,

不過,我卻用另外一個解答來回應他:「就算能打破也不可以去打喔!」

就像我一直所強調的用「功夫」一詞來取代「武術」,我們在現在的社會應該是練出自己才對!


▲、我們不重視要怎麼打敗別人,我們卻要求怎麼成為自己的主人!

學習武術,一直以來都好像只有向外去追求目標,

例如表演得到好成績,比賽獲得獎項,練得踢多高、打多重,或是從別人身上聽到讚嘆。

雖然有許多老師分享練武術來體悟人生道理、參透禪機,抑或強調武德涵養的學習心態,但是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都太過艱澀與八股的內容了,讓人難以理解。

其實簡簡單單的告訴孩子,學武術就是學習「做人的道理」,而什麼是做人的道理?對他們現在來說,就是當一個上課、下課、回家到睡覺前,都是別人口中的好孩子。

教導兒童武術,應該要不斷利用上課告知孩子「品格」的重要性,而傳達品德教育對於孩童來說,也應該要用最簡易最好理解的文字來告訴他們,

也因此,讓我今年萌生了設計「靜思功夫」的概念,好讓武術教學功能性區分的更細膩,讓孩子的多元學習也能從武術上獲得啟發!


▲、練功夫,練就本領,練出功夫,練到勇敢面對挑戰永遠迎向陽光!

我不敢說學習武林功夫課程的孩子一定能拿到什麼樣的成績或是在表演的時候多亮眼,

可是我有自信每一個學習唐詩功夫或是靜思功夫系列的學生,都是懂事、積極、樂觀的好孩子!

他們或許沒打碎過磚頭,沒練過對打動作,可是卻有本領打贏自己的壞習慣,打破大家過去對他們的觀點,成為一個好孩子的勇氣與自信。

我認為每一個投入從事兒童武術教學的老師,都可以擁有這樣的期許。也讓每個學習兒童武術的孩子擁有這樣的目標。

為了推動台灣基礎武術功夫教育,我的理念在此,也不會放棄!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功夫哥哥 的頭像
功夫哥哥

武林功夫:培根老師 樂活健康武術達人的教學日誌

功夫哥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