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課程內容的動作加上簡單的設計概念,讓孩子快速、輕鬆、好上手!這是我設計功夫遊戲的概念唷!
文 / 「功夫哥哥」任培豪
Hello!好玩有趣的功夫遊戲今天又來分享給各位朋友了唷!
今天分享的是利用「唐詩功夫-詠鵝詩」裡面的動作所設計的專屬遊戲「功夫不倒翁」!
由於要求小朋友站立的相互推擠不但容易力量過度造成傷害以外,更因為站的不穩很容易摔倒的唷。
所以功夫不倒翁首先設計的概念就是讓大家「坐」姿來比賽,
在老師的條件之間相互用手掌推擠,不但可以提昇他們手臂的肌肉強度,更可以提高他們正確的推掌概念喔!
▲、功夫不倒翁設計目標:藉著推掌當中除了強化上半身肢體以外,還要從此之後懂得手不能放下來、收起來。
由於小朋友普遍有打拳之後就自動把手放下與收起來的情況,所以可以藉著「功夫不倒翁」的遊戲讓他們知道假如把手收起來很容易讓人推進來,
藉此希望他們以後打拳習慣不但要出拳,更要用力的往前延伸!
遊戲中,可以先讓他們玩「老師不倒翁」要求他們跟老師互推,藉著推老師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與對遊戲的投入感,
再下一步安排讓他們彼此對練,對練的時候可以建議老師本身用東西卡住他們的屁股,因為雙方用力推擠的時候很容易劃開,
培根老師由於自己腿長,就利用腿分別卡在他們的後方,讓他們不致於會被劃開,
同時,用兩手隨時護著他們的頭避免隨時因為用力而相撞也要護著他們的腳,因為他們在用力的時候會把原本盤腿坐的腿挪開因此不小心可是會相互踢對方的唷!
▲、坐下來的遊戲,假如再配合「大師練功法」不僅僅相得益彰,更能有階段的教導孩子們唷!
「功夫不倒翁」簡單的說就是以「唐詩功夫-詠鵝詩」的「紅掌撥清波」最後一句的動作做設計概念,
其實,要設計給孩子的遊戲不需要複雜,更不需要為此增添越來越多的道具。
利用每一句唐詩功夫的動作內容來延伸設計,讓每一個動作都可以變成遊戲,同時也讓每一次的遊戲也在練功夫,
讓功夫不再只是功夫,遊戲不僅僅只是遊戲,
到後來,「功夫不倒翁」甚至讓我延伸出了「大師練功法」的訓練方法,專門針對年齡小或是注意力較不集中的孩子練動作用的技術,
這也算是從遊戲中找回功夫的最佳實際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