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好幾天,不!好幾週之前的「步伐」了。
那天依然感謝大神師兄的邀約,讓我前往他工作的地方聽取他的建議與吸收他的經驗談,
在公司裡面認識了卞大哥這位樂意分享自己過去心得的大前輩,
「在商言商」
這四字雖然過去常常會說,但...直到最近這個月開始才自己真的深深體會,並且實際去執行,所以感覺更加不同。
聽取了師兄的建議,
前往了位在重慶南路的書店街去「採購」...
買了兩本書,一本是早上見面時師兄推薦的一本好書,
另外一本而是他現今在台灣媒體有很大的爭議性知名人物所寫的書。
其實從我過去知道書局開始,這類的「勵志」或是「成功人士經驗談」從來不缺乏在所謂的「暢銷」書籍當中,
過去的我總是認為...
「幹嘛看這些書?還不是看著這些成功人士炫耀著自己的成功,而我們看了又有什麼用?」
「這類勵志書籍不都千篇一律?哪有人真的看了就會跟著成功?否則怎麼這麼多人還是如此無法跳出窮困的框框?」
「說的都是心態,又不是給你那些成功的"眉角"(台),說的似是而非的看完又有什麼用?」
我總認為自己都懂了,都知道了,反正說的都是這些,因此,又何必買呢?
或許這段時間逐漸從一個「跟隨者」想變成一個「經營者」吧?
當自己重新放空去了解與吸收才知道,過去是多麼的愚笨與荒謬...
而我現在的想法是如何呢?
只能說,接下來還是那個...「行動來證明」
但是在書局中倒是看到一個很深的感觸:
書局中有很多成功人士的書局,而我自己有時候在景美夜市看到些每本30元的書籍中,也能看到相同的「勵志」或是經驗指導手冊(我想這麼形容),
但是有些卻可以成為書局中的暢銷書,有些則是我花了六十元買回家的兩本書,
看了內容,其實真的很多「重點」是相同的,不過...卻有很大的落差,
原因僅僅只是那作者的「成就」決定了這本書給人的信任度與購買慾...
有一種感覺,相同都是那「成功方程式」卻因為不同的人施展的不同領域、不同執行力、不同的藍圖甚至是不同的機緣...
卻有如此大差距的成果,因此到底要把成功的方程式淪落到只能文字上去論述?還是用強毅的執行力去貫徹?
就將成為那暢銷書與大拍賣的差距...
----------
然而,同時間也有另外一種感觸...
看著書局裡面有著許多人同時也不斷的翻閱琳琅滿目的「經驗指導手冊」,
大家的眼神都非常認真,我都得承認自己沒有這能耐可以在書局裡面這麼仔細的看每本書,待這麼久,我當下是挑了自己看了順眼的書,就立刻回家了...實在沒辦法在書局閱讀,
心裡想著,這麼多人閱讀,怎麼沒有見到這麼多人都一起成長呢?
一來,僅僅只是大家所知所得都得靠眼前的媒體,或許他們早已成功...
二來...又有多少人是看了當下感動而已?還是願意信奉而去貫徹?
我想起了老鷹與老母雞的故事了...
我的十三步將會在書中不斷的學習與吸取知識...將會在步伐下不斷的實踐與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