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9.wretch.yimg.com/samuel7078/77/1522172724.jpg)
(一個旗鼓勢當做開始,道出了南港平易的一切學武歷程)
怎樣讓平易的人生一個不平凡的體驗?
武林功夫或許可以滿足南港「平易」的要求。
還記得第一次拿著南港運動中心少林功夫班的點名表,這裡好多孩子的名字都讓我想忘記都難,
平易是最早參加運動中心功夫班的孩子之一,除了名字讓我印象深刻,
另外就是那一頭俐落的小平頭,活像個正在學武術的小沙彌。
他當然也沒有讓大家失望,一直以來都是最棒的模範生,每次下午四點開始上課,他三點多就興沖沖的來了運動中心,
先去游泳、打球,然後提早十多分鐘來到教室等著大家到來,這樣的習慣從開始至今從沒有改變過。
(仆步下勢,練出了一身好體魄與好態度)
綜觀他這一路下來的成長,不僅僅只有功夫紮實體能變好而已,面對學習的態度與待人處世上也有了提昇。
最初他總是很開心的來,但是有時候會忽略這是一堂功夫課程,會用單純玩遊戲的心態進入課程學習當中,
也因此在與同學的互動或是面對老師該有的態度上會有些不夠好的地方。
在一堂一堂老師與學生彼此之間磨合,在不斷的培養默契下,平易也逐步的找到了來這裡的真正的目的與價值,
功夫教學也是諸多教學的一種,本來就沒有特別之處,身為老師只要用心的對自己學生好,
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每堂課程想要傳達出來的精神充分傳達出去就足夠了,更要相信自己的學生會找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啊!好累喔,結束了一堂課的練習,我們不是老師與學生,而是一群好朋友)
平易的家人由於安排他在暑假要出國與其他活動安排,所以七八月的課程先暫停一下,
不過平易卻也有趣的不斷的對我強調:「九月份一定會回來!」
或許他也擔心會被我認為他以後不想來學功夫吧?
我也答應他九月份等你們回來之後,會教導更豐富好玩的功夫課程。大家每堂下課就是隨心的聊天,彼此沒有距離,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當老師,我期盼不是只可以「教導」更可以跟學生「交心」,
可以與他們跳脫出傳統窠臼的藩籬,這才是符合時代演變下該有的新功夫教學思維。